信鸽

千古第一奇诗顺着念是丈夫想念妻子,倒着念

发布时间:2023/3/10 17:06:18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36741.html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进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是我国文库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其中有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叫做回文诗。关于回文诗的定义,古语有云“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意思就是正着倒着读都能够成歌、成文。

接下来要说的这首诗就是一首标准的回文诗,也被称为是千古第一奇诗。它奇就奇在顺着念是丈夫想念妻子,倒着念是妻子想念丈夫。

01回文诗的奇妙之处

至于是谁创作出了回文诗这个诗歌类型,如今已经不可考究了。不过不管谁是首创者,这种诗歌类型都受到了各位诗人的欢迎。

回文诗兴起于魏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骚客各个讲究特立独行,喜欢饮酒作诗,借由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

之所以这种诗歌类型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实也是有理由的。因为一首诗能够从头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再反其道而行之读下来,都能够成为一篇优美的诗歌,这也是需要很深厚的文学功底的。

毕竟正着读成诗不是什么稀奇事,妙就妙在这首诗倒着读也能够富有诗意,不仅仅能做到言语通顺,对仗工整,还应该有诗歌的优美典雅。

即便是那些对于诗歌艺术非常精通的诗人,能够写下来这么一首诗作也是比较难的,毕竟要照顾到回文诗的这个特点并不容易。所以从古至今留下来的回文诗并不多,能够被称为千古奇作的更是少之又少。

回文诗也叫爱情诗,这是因为这类诗歌大部分都是用来歌颂爱情,表达对另一半的思念的。接下来说的这首诗也是关于爱情的,叫做《两相思》。

顾名思义,这首诗作是讲爱人之间的相思之情的。所谓两相思,指的就是通过这首诗歌来传递两个人之间的相思,因此这首诗也比较适合回环往复的写法,能够把两人之间的浓情蜜意表达的淋漓尽致。

02千古奇作《两相思》

《两相思》这首诗一共有四句。咱们就一句句的分析这首诗的奇特之处。第一句就是“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这句诗正着读的意思就是两个人眼巴巴的望着远方的爱人,哪怕是眼睛都变得干涩了,但是自己的心情别人也不能体会到半分。

由于这句话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人物名称,所以不管是正着读还是倒着读都能够感受到双方对彼此的爱意。

第二句是“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这一句如果正着读,指的就是丈夫由于思念妻子,只能自斟自酌,喝下一壶酒。但是喝醉之后就很难写出一首韵脚押韵的诗作了。如果倒着读,则表达的就是妻子难以下笔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只能自己喝光了一壶酒。

这句诗可以看做是表达思念的夸张之语,因为过度思念对方而导致无法下笔写诗。不管是从谁的角度看,都是合理的,也是押韵的。

第三句“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所以两个人分离了许久。尽管两个人之间想要互相写信通讯,但是因为没有雁子传递信息,所以收信的时候也会非常慢。

如果这句诗倒着读,那妻子眼睁睁的看着带着信件回来的雁子,但是却没有收到来自对方的任何消息。妻子便觉得一是路途太过遥远,而是因为担心对方的身体状况。

其实在当时,因为交通运输不便,的确会存在无法通信的情况。即便是有信鸽的存在,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使用信鸽通信的。而且即便是用信鸽,也不能保证信件及时到达。所以双方才会十分思念对方。

最后一句话是“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正着读表示丈夫点着一盏灯,在长夜寂寥中思念妻子和儿子。而倒着读则正好相反,是妻子和儿子思念丈夫,在家里点下了一盏灯,等待丈夫回家。

03《两相思》这首诗是谁写的

这首诗是宋代的李禺所作,关于李禺,历史上没有过多的记载。而他留下来的作品也不多,只有这首诗流传了千古。

如今我们不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所作的,毕竟年代已经太过久远了。或许是李禺在思念妻子儿女的时候所作的,而在此时,他在想自己思念的人是不是也在思念自己,所以才写下了这首回文诗。

又或许是李禺在见到在外漂泊的游子之后,看到了他对于家人的思念,才会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诗。当然,也可能李禺是看到了思妇,感受到了她对于家中丈夫的思念,所以才写下了《两相思》,以此来记录夫妻双方的感情。

事实上,虽然我们不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是怎么写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真实、恳切的感情一定是诗人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的真实感受,所以才会写下了这么声声泣血的佳作,能够流传下来。

虽然这首诗并不是诗圣、诗仙的作品,没有肝胆豪气、大气磅礴,但是自有一番动人心扉的真情实感。这首诗描写的就是真实的生活,夫妻之间最朴实的情感,所以才会这么动人,这首诗也得以被称为千古奇作。

04结语

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正是这般平淡如水,但彼此内心却轰轰烈烈。这首诗恰如其分地表示出了两个人之间思念对方的真挚感情,不管是正着读还是倒着读都别有一番滋味,夫妻双方都能够从中找到认同感。

正因如此,这首诗才流传了千年。幸好从古至今这首诗一直被人传颂,我们如今才得以欣赏到如此感人的作品,并且能够和古人心意相通,感受到这么真挚的情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