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鸽 >> 信鸽的形状 >> 400年前的高考,钱谦益的作弊方法绝
7月7日开始全国高考了,不出所料的话,肯定还是会有高考作弊的案件发生。
其实自从考试被发明以来,作弊与反作弊的斗争就没停止过,尤其是科举制度实施以来,考生更是用尽了手段去作弊,因为中举的诱惑太大了。
以明代为例,中了进士之后,一般都有官做,而且至少是处级。
明代的进士考试,每三年一次,每次大约录取多人,而现在的高考,所谓的“高考状元”都不只个了。
所以,其实现在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根本不在同一等级。当年明月就在《明朝那些事》里说,“明代的进士考试,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高级公务员选拔”。
但进士考试是古代“最高等级的考试”,简称“高考”也没错。
既然进士的这诱惑力那么大,当然有很多人挖空心里去作弊。那时候的作弊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是现在仍然流行的夹带,就是把文章写在非常小的纸里,再塞到文具里或身体的某个孔里。或者直接把文章抄到身体某个部位。古代甚至有人专业雕版印刷用于作弊的小抄本。比眼镜片还小的本本里面居然印了十万字的内容。
还有一种是夹带的变种,就是找人在考场外看准地方,把答案绑在石头上扔进去,或者用箭射进去,甚至有人用信鸽把答案带进去。
这种是最低级的作弊方法,官方也很容易防,加强盘查就行了。被逮到的后果也很严重:有的当场就要戴枷游行,有的当场打屁股,严重的甚至会被砍头。
二是请人代考。现在也还有这种现象,但是应该没有古代那么多,因为现在都有照片了,要找到一个能蒙混过关的人不容易。古代没有照相机,核对个人身份只能靠画像加上文字描述,找“枪手”比现在容易得多。唐代的温庭筠、清末的胡汉民都曾经做“枪手”代别人考试。据说温庭筠曾在考官的严密监视下,还帮8个人做了试卷,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第三种方法是买考题。考试最重要的是考题,知道考题后,自己先做好文章或者请高手做好,自己背熟,那上榜的把握就很大了。
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难操作。
一是因为像现在一样,知道考题的人都要被关起来,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要泄露考题不太容易;二是朝廷对泄题的处罚非常严厉,基本上是先下岗再处理,轻则坐牢,重则杀头。有权知道考题的一般都是高官,犯不着为了一点钱冒这么大的风险。
第四种方法是买考官。知不知道考题不重要,只要搞定评卷的人,就能金榜题名。但是朝廷也不是傻的,后来就实行了封名,匿名改卷。
但作弊的同学们仍然有办法,他们有的在试卷做记号,有的故意在考卷里增大字体,只要能让被收买的考官认出自己的试卷就行。
针对这种作弊,朝廷又升级了防范机制:收上来的试卷先找人抄一遍,这样就什么记号都不好使了。
但是这种防范措施还是有有办法可以破解,他们发明了在试卷中加入密码的作弊办法:考生事前与考官预定密码,比如一首唐诗,或是几个字,故意写在试卷的开头或者结尾,这样即使格式与字迹改变,依然能够辨别出考卷作者。
比如,天启元年,钱谦益做主考官的浙江乡试,就有一个叫钱千秋的人,买到了密码:一朝平步上青云。
按照约定,他只要将这七个字写在每段话的末尾,就能平步青云,金榜题名。
可惜由于牵涉的人太多,考完之后由于卖密码给他的人分赃不均,某些心态不好的同志把其他人给告了,于是事情败露。钱谦益虽然没有收钱,但也被牵连。
说到这个钱谦益,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当时的超级大咖。
当然,钱谦益之所以有名,很大原因在于,他有个更有名的老婆——柳如是。
柳如是才貌双绝,是明清之际的秦淮八艳之一。历史学家陈寅恪还专门为她写了《柳如是别传》。
钱谦益虽然很有才华,但是他在进士考试时也是靠作弊上榜的,而且他的作弊方法比前面几种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他的方法是作弊中的最高技巧——买朝廷。
明万历三十八年(年),钱谦益参加进士考试。他觉得,买考题、买考官这些都太小儿科了,既然横竖要买,还不如直接买通朝廷,让组织考试的人给自己定个状元,直接到位,省得麻烦。
所以在考试之前,他就通过熟人,买通了宫里能说得上话的几个太监,找好了主考官,考完之后专门找出他的卷子,给个状元了事。为此,他可是花了大价钱——2万两百钱,相当于现在的万人民币。
花了那么多钱,钱谦益以为十拿九稳,就等着做状元了。
不料还是出了意外,因为有个人比他更狠。
这个让钱谦益愿望落空的人叫韩敬。在考试前,他也出了钱,而且收钱的人打了包票,必中状元。
可是他的卷子交上去之后,却被淘汰了。
韩敬在朝廷里有有关系的,于是连夜找人去查,才知道他的运气不好,偏偏改他卷子的人,是没收过钱的,看完他的卷子就怒了:水平这么差的人,怎么还敢来考试?反手就把韩敬判为落榜,而且把卷子扔到了废纸堆里。
落榜不要紧,韩敬同学手眼通天,找人从废纸堆里把卷子找回来重新改,而且他非要把自己的卷子改成第一名。
这就有点麻烦了。因为名次已经排定了,而且排前面的都是出了钱的(比如钱谦益),状元就一个,给了你,别人怎么办?
韩敬同学坚信:天下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是因为钱还不够多。
关键时刻,他使出了绝招——加钱。
钱谦益找太监,出两万两;他找大太监,出四万两!
四万两,相当于万元人民币,出这个价钱,直接买个官都可以了,买个状元,也是够拼的了。
于是,出钱没别人多的钱谦益就这样被刷了下来,只拿了个第三名(探花)。
因为这事,钱谦益和韩敬的梁子就结下了。后来他们就进行了多年的明争暗斗。
钱谦益和韩敬考试作弊这件事,被当年明月写进了《明朝那些事儿》。当然,书中还讲了他们更多有趣的事。
从他们作弊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历史其实是循环的,相似的事情总是反复地出现。
我们今天觉得惊天动地的事情,其实在几十年前早就发生过。把牛奶倒入河中、安乐死肉猪在10年前发生过。感染上千万人的大流感在20年前发生过。考试代考、冒名顶替的事也早就发生过。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这个道理:多学一点历史,真的可以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借鉴。
然而,说历史的书那么多,哪本书值得看呢?
认为,想入历史坑,必读的一本书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它创造了新世纪的畅销书奇迹,横扫出版界各项大奖:
“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多次斩获“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金口碑好书榜全国十大畅销书连续多年进入中国图书馆借阅量排行TOP10
作为一部曾在天涯论坛上连载的小说,它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认可和明史专家的称赞。
央视《新闻联播》《新闻六十分》等王牌节目为它背书加持,还被翻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畅销海外。
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老师曾评价当年明月:“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毛佩琦先生还专门在新版中为其进行修订。
它被选入“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在多所中小学校引起了孩子们对历史的热情。
大多数孩子接触《明朝那些事儿》原本是抱着解闷的心态,但没想到“一入明史深似海”,他们读后发现这本书竟然如此好看,甚至觉得“比漫画书还要好看一百倍”。
出版13年来,其累计销量更是已经达三千多万册。
而本次的新修订版本,增加了插图、参考消息,装帧更精美,并对全文进行了勘校,让书籍的颜值和品质都得到了提升。
《明朝那些事儿》是通俗历史小说里最专业的,专业历史研究中最通俗的,更是市面上所有讲历史的书中,对读者最友好的一本。作者用深厚的学养和真诚的热爱消解了传统史学的枯燥和严肃,带我们走进鲜活的历史,触碰到了人物的内心。
如果你是喜欢历史的人,这本书一定能让你用新视角看待历史。如果你是对历史没兴趣的人,这本书会让你大呼过瘾,意识到历史的趣味。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自己的感悟和乐趣。这套书原价元,现特价元,自己看了,还可以给小孩子看,小学生就能看懂,真的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