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鸽 >> 信鸽的形状 >> 古代用信鸽送信,它听不懂人话又说不出话,
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困时,正因为得到信鸽传书,引来了援兵才得以脱险。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时,也是通过信鸽来与皇家传达信息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古装戏剧里都会看到古人用信鸽传信的动作,以求跟外界保持联系。那么有趣的是,为什么鸽子既听不懂人话,又说不出话来,它是怎么知道主人要送信的确切位置的?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有趣的问题。
1、古代的“快递”使者——信鸽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利,科技也不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只能利用当时最便捷的方式,例如跑马送信、飞鸽传书等。
使用飞鸽送信最多的场景是战争、家人安危等紧急状态,因此,必须要满足快捷、安全、隐蔽的特点,而使用鸽子送信便是最佳选择了。
话说回来,据记载,世界上大约多种已知鸟类,加上未知的种类,估计超过种。但为什么要偏偏选择鸽子来做送信的“使者”呢?
这点就要从鸽子自身的特殊性来说了。
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鸽子亦称家鸽、鹁鸽,鸽子的祖先是野生原鸽。早在几万年以前,野鸽成群结队地飞翔,在海岸险岩和岩洞峭壁筑巢、栖息、繁衍后代,后来被人们驯养成家鸽。
鸽子的身体呈纺锤形,流线型的体型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它身上的羽毛很多,但不是蓬松型的,而是紧紧贴着身体,形成流线型的身躯。而且,鸽子的直肠较短,它的食量较大且消化速度较快,这有助于帮它减轻体重,从而利于飞行。
我们知道,鸽子的耐力很强,从一些赛鸽的飞行能耐中就能窥探一二。在赛鸽的比赛规则中,中短程鸽的赛翔路程是-公里之间,超长程鸽的赛翔路程是公里左右。由此可见,鸽子飞行的爆发力很强,飞行时耐久力强,以及在野外觅食、宿夜的求生能力特别强,难怪古人把它视为送信的最佳人选了。
2、鸽子听不懂人话,又说不出话来,怎么知道主人送信的要求?
这点特别有意思,我们还在疑惑鸽子是不是能听懂人话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记鸽子的另外一个特性:归巢性能。
鸽子是群居动物,习惯群体生活,离群太久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故想归巢探望同伴。当鸽子知道自己的巢的位置,尽管飞了很远,绕了一大个圈,依然能回到巢里。但如果是飞到主人指定要送信的地方去,那怎么办呢?
其实,答案是经过训练的。
首先,古代的人缺乏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他们所涉足的地方不多,通常都是指定两个地方生活。然而,他们会把鸽子分别在两个地方驯养过,让鸽子熟悉两个地方的方位、周边的建筑设施,那么,让它送信的时候,就能做到“使命必达”了。
但如果是长距离的路程,或者不熟悉的地方,鸽子又是如何找到目的地呢?
其实,鸽子长距离的归巢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磁场辨认归巢阶段;
2、磁场盲区中间,记忆力归巢阶段;
3、视力、听力辨认归巢阶段。
首先,鸽子从出发地开始飞行,它所经历的每个地区的磁场都不一样,它需要依靠磁偏角来找到目的地,这是凭借磁场辨认归巢阶段。
然后,当离家比较近时,磁偏角会缩小,使得鸽子无法靠着磁偏角找到回家的路,于是,鸽子只能靠着之前的记忆,靠着太阳光线,以及参照山河的走势来找回家的路,这是鸽子凭借记忆力归巢阶段。
最后,当离家越来越近的时候,说明鸽子已经飞出了磁场盲区,此时的鸽子需要自身的视力和听力,辨认出长期生活的这个地方的特征,例如一些建筑物、树木、鸟类声音等等,凭借视力和听力辨认归巢。
3、总结
鸽子,在古代是传达信息的“使者”,在当代,人们也喜欢赛鸽,这全因为鸽子自身拥有特强的飞行能力、耐力、求生能力,因此鸽子深得人类喜爱。
鸽子也被视为和平、团结、圣洁的象征,每逢有大型喜庆节日,人们都会选择放和平鸽,寓意着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