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北斗”覆盖琼宇,“天问”寻访火星,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悠远的古老传说塑形于“当代神话”,令科幻和现实更紧密地交织于中国人的日常。科幻作品发展至今,“强设定”和“高概念”已然不再新鲜,与视觉冲击力强劲的特效相比,科幻电影中的“科幻精神”与“人文内核”中那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人性叩问、社会思辨、生活点滴,才更为引人共鸣、震撼心灵。想象未来的边界,正是为了看清当下,令观众从一部科幻作品中,得以看见未来、看见众生、看见自己。唯有生根于现实,寻找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幻之路,才是中国科幻文化和相关文学、电影等作品创作在新阶段的必由之路。对科幻电影而言,技术铸其形,思想赋其魂,用中国人的东方智慧,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人类共有的情感连接全世界的命运共同体,绝非“技术层面”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从世界文明的疆域中寻找到属于我们自身文化在新时代关于“未来”的定义和定位。这一切绝不仅仅是科幻文化或相关产业的一时之功能够抵达,而需要更为漫长的时光与积淀,更多经济建设者、文化建设者与多方面行业人才共同凝心聚力。在文化教育层面,一批文化研究学者和身兼创作者与研究者的青年作家们,正积极滋养着科幻文化与大众趣味的沃土;与科幻相关的文化学科与研究单位相继开设,并持续发展、培育人才、增强影响。文化争鸣与产业发展交相辉映,才能更好地令科幻文化与产业蒸蒸日上。展望前景,从“一纸文件”到“一种常态”,从一部作品的“精彩”到一个时代“经典”,中国科幻的新征程,绝非是某个阶段的暂时性突破或模式化重复,而是需要多维且全面的结构性发展。人类的想象从未停止,有关梦想的故事讲述无尽,而科幻的事业终将薪火相传。(摘编自覃皓珺《中国科幻:古老传说成就当代神话》,《光明日报》年10月28日)材料二: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又可以称为近人类世科幻,指发生在与人类世开端不远的现在和近未来的科幻故事,这类故事更多的是反映现实人类遇到的或即将遇到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从科幻理论研究来说,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或者可以说是科幻现实主义的一种,代表的是科幻现实主义中有关人与自然话题的科幻。陈楸帆曾在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时说过:“科幻在当下,是最大的现实主义。科幻用开放性的现实主义,为想象力提供了一个窗口,去书写主流文学中没有书写的现实。”正如他所言,中国的现人类世科幻文学写作也是基于与现实的关系。他在《荒潮》中描写了一个全球化产业链下回收电子垃圾的小镇“硅屿”。异化的垃圾人与享受着全球化“高尚生活”的新富阶层共同生活在“硅屿”,他们之间的差异因为价值的剥夺与被剥夺、对他者的歧视与他者的反抗,在因垃圾病毒的侵袭产生的变异垃圾人影响下,被无穷地放大且变得不可调和。而这种对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极度关切的科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用他陌生化的笔触将当代中国人面临的困境一一映射在虛构的近未来世界中,让我们既疏离又亲近。同样,灰狐的《固体海洋》作为现人类世毒物题材科幻文学作品,则立足于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背景。作者对海洋塑料垃圾的想象似乎来自大洋上四处漂浮的塑料垃圾岛,他以变异的融塑细菌赋予了塑料岛生命,塑料细菌通过海洋传播,使人类婴儿变异、动物罹患癌症甚至与塑料垃圾融为一体,而这又好似日本水俣病的重演。就像人类世所观照的环境人文学理论所言,环境和人文不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意味着对海洋的污染终会反噬人类己身,只有正视这种破坏和污染,努力去保护海洋,才是保护人类自身。同样立足于人类世环境人文学理论的还有与地球环境破坏相关的科幻。阿缺在《深处》中利用科幻手法将地球描绘成人类的母亲,而人类不听从地球母亲的劝告反而杀害地球母亲的行为最终使人类在宇宙中四处流浪。此外,还有与气候危机相关的科幻,如吴显奎的《勇士号冲向台风》,主人公试图用核弹去阻止台风且最终似乎成功了,但现实却完全不可能。正如哲学家戴尔·杰米森(DaleJamieson)的判断,人类世显示了“人类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强大力量,同时显示了人类极度的无能,因为很多改变及其后果并非人类所愿,通过个人或小集体也无法得到弥补”。中国科幻文学发展似乎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核心科幻发展不过40年。人类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也与中国科幻成熟发展的时间相近,它们之间既相互观照又相互影响。中国科幻立足于人类世视野去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科幻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文学水准,也有利于中国科幻文学性的提升;立足人类世文学批评去观照中国科幻,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终将为地球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改变,而中国科幻作家也将积极回应这种改变,并用自己的创作去印证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让中国科幻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成长并行腾飞!(摘编自付昌义、张洁《人类世视野下的中国科幻文学》,《科普创作》年02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天问”踏上探索火星的路程,这些以古老传说来命名的“当代神话”都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科幻和现实更加融合的明证。B.新阶段中国科幻作品创作的必由之路就是要让观众能从作品中看见未来、众生和自己,从而想象未来的边界,立足现实,进而寻找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幻之路。C.陈楸帆的颁奖词指出,当下的科幻是最大的最具开放性的现实主义,它能让科幻作家从与主流文学作家不同的创作角度,发挥想象力,书写另一种现实。D.材料二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核心科幻发展的时间也就是40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我国科幻文学发展是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天拍摄一部引人共鸣、震撼心灵的科幻电影,虽然离不开特效带给人的强劲的视觉冲击力,但更要在影片中能叩问人性、引人思辨、贴近日常生活。B.《荒潮》作者成功地将当代中国人面临的、由全球化产业链下电子垃圾回收引发的系列问题,置于近未来世界中展现出来,让读者产生陌生和亲近共存的感觉。C.《固体海洋》中,灰狐将视角定位于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通过写塑料细菌给人类带来的反噬,呼吁人们只要正视这种污染的现实,就能保护人类。D.我国科幻小说表现手法和文学水准的丰富需要立足于人类世视野去创作,而从人类世视角切入的中国科幻文学的文学批评更让人了解中国的巨大作用。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电影讲述的故事不属于现人类世科幻范畴的一项是(3分)()A.《程序恋人》: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之下,人类和机器发生了一段恋情。B.《坏未来》:陨石掉在地球上,路过的两个人被辐射,最后形成不相同的性格的故事。C.《空气侠》:幼年丧父的主人公希望自己成为英雄,有了超能力后,他却发现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D.《姜子牙》以“封神大战”为前情,讲述了姜子牙跨越人、神、妖三界,为苍生而战的史诗传奇。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现人类世的中国科幻电影”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1.A(B项,曲解文意。“想象未来的边界,立足现实”表述不正确。从材料一第二段看,应是“立足现实,想象未来的边界,进而……”即“立足现实”是前提,而不是说“想象未来的边界”是前提;并且“要让观众能从作品中看见未来、众生和自己”为“想象未来边界”的目的,而非“新阶段中国科幻作品创作的必由之路”。C项,无中生有。文中只提到了陈楸帆认为当下的科幻是最大的现实主义,但并没有认为是“最具开放性”的。D项,选项中“是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的”表述有误,这是肯定判断,而原文“似乎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是一.种推测,属于不完全肯定的判断。)2.C(原文是“只有……才是保护人类自身”,故选项中“只要……就……”表述不正确。)3.D(《姜子牙》属于神话故事,虽然属于现实和幻想的交融,但不属于“发生在与人类世开端不远的现在和近未来”的科幻故事。)4.示例:现人类世的中国科幻电影是指借助技术打造其外在形式,(1分)而用中国人的东方智慧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生命故事,(1分)反映现实中的中国人民遇到的或即将遇到的人与自然的问题,(1分)从而以人类共有的情感连接全世界命运共同体(1分)的电影。(评分细则:每个要点1分,共4分。少一个要点扣1分,若不符合下定义的单句格式的扣1分。最后一个要点如果答“在世界文明领域中准确定义和定位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也可以得分。)[解析]本题为下定义,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下定义时首先要根据“现人类世的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属概念确定句子的主干,然后再从材料中找出相关的特征,作为定语成分糅和于句子主干中。材料一第三段中有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要求,“技术铸其形……的定义和定位”;材料二第一段中有对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的解释,“指发生在与人类世开端不远的……有关人与自然话题的科幻”。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即为要定义的概念的特征。5.首先简要叙述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概念、内容范畴及研究领域归属;进而以陈楸帆、灰狐、阿缺、吴显奎等的作品,论证人类世的科幻故事总是牵涉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话题层面;最后指明中国科幻文学与人类世文学批评的关系,并对中国科幻作家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只要是能抓住内容的主要层面和关键词去概括,意思正确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层意的能力。材料二由五个自然段构成,除去开头和结尾,中间三个段落都是以具体的作家和作品先后论证了人类世的科幻故事内容与电子垃圾、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地球环境被破坏、气候危机等相关联。所以全篇明显分为三个层次,这样再概括出开头和结尾的主要内容,并按结构的先后顺序,整合梳理行文脉络即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流淌的秋虫清音付秀宏中秋是一个丰收的时令,听秋虫在秋夜里声声鸣叫,仿佛是听孔子讲不舍昼夜,听峨眉山的法师讲解禅心,让我的内心变得阔远,因着秋凉的沉静被洗涤,像似秋空和秋水一样。中年的我,有几年很是热衷法布尔的《昆虫记》可惜此后,除了听到秋光里蟋蟀的凄清鸣叫,闻到蜻蜓飞过头顶的草色醇香,对那些细小的生灵,我几近相忘。虽然很长时间没有读法布尔,但我还是记得那个法国长寿老头的昆虫王国。秋虫,就像秋天一样,辽阔中交融着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那种难以言明的情绪总在心头萦绕。一位朋友曾捉到蹲伏在厨房角落里的一只瘦小的蟋蟀,因为惊惧,它的清脆而响亮的声音戛然而止。朋友和我提起此事,我笑着说,你打扰蟋蟀作诗了。蟋蟀是唐朝的李白,黑夜是它饮不完的酒。噫!秋虫与秋夜之相悦,是把深情写在纸上的那种感觉。前两天去母亲家,住在那里。窗外的一棵小樱桃树下,秋虫不停歇地吟唱,我不知道哪一声鸣叫是海子的,哪一声又是北岛的,密密匝匝的樱桃叶子看过去一是无数沉醉的耳朵。还曾读过一首有关秋虫的诗歌,题目叫《为何不带秋虫回家》,我臆测这里的“家”是人的心灵的家园。你想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它可以把人们一颗颗浊躁的心变得一点一点清澈起来。难怪有人说,彻夜的虫鸣好比山顶银河倾泻的水,洗涤着那些仰望天空的人们……秋虫就是禅修的一种,虽然细微,但非常沉醉迷人,即便有些冷寂,但那种专注、那种深情,可以让人的身心澄明起来,那是秋的暗语与玄机。一鸣三千里,都写在一个人又一个人的心弦上,恰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境界。秋虫有清音,它们不嘲笑什么,只是把生命里低沉的基音和高亮的泛音用断续的咏叹表达出来。秋虫清音的高与低,唱与停,融汇在秋空的高渺与周遭的宁静里……的确,只有这种微小的生命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那是一群执着灵魂的美妙合唱。记得,幼时对静寂之声敏感。那秋虫、那鸣叫、那声韵,还有那种说不清的凄凄切切,每晚悠扬动人地响着,令我异常着迷。从立秋开始,秋虫们日复一日踩着灼热夏季的尾巴,把秋意谱成深夜里长长的弦歌;在明耀的新月下或徐缓的凉风中,有意无意地靠着枕,听虫儿们的合奏,足以撼动泪湿的心情。这种种心迹,现在回忆起来,那份亲切似乎与年俱增了。对秋虫的声音,何以如此钟爱呢?难道说它们的演奏是一川清凌凌的融水?是啊,秋虫的清音,在自然中汇入了无尽的神妙,于是众妙毕集,各抒灵趣,我自己也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每当没听到秋虫之声,便会莫名地想流泪,生出难于言说的慰藉与寂寥。我的心情,仿佛远离了床榻,沉浸在思慕与怀恋之中。这些虫声里会有李白的感叹、杜甫的伤怀、李商隐的微唱、李煜的低泣,酸酸麻麻的,却有非常永恒的心境。夜沉沉地睡了,只有往昔真挚而柔韧的声音,宛若秋水的微澜一般颤动不已。我不能忘怀于秋虫之鸣,任由秋虫是先哲心声余韵那般缭绕着,似动不动,似淌非淌,用它不懈的努力——融化我敏感多愁的心。听得久了,我如同羁旅返乡的游子终于踏上故土,又似忆起与诗心碰撞那一刻的会心之笑,既有几分陌生,又感到舒畅和亲切。因有秋虫在耳,自己的情感得以恢复本来的纯净。不知多少次,半夜从睡梦中醒来,听见秋虫的哨子还在奏响,只是有一点儿瑟瑟的冷意。当这凉意微逗之时,我心中总是疑惑:这是不是“纷披灿烂”的《广陵散》遗篇?是不是唐末黄巢《不第后赋菊》的“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时,我的心——像夏日河面上.巨蜻蜓时停时飞,惊骇般地睁大了眸子。从一个文化记忆驶向了另一个桥头,犹如驶入了梦境;夜半秋虫清音——于我,仿佛是一个个的新发现,引发深切的共鸣。秋天气温日渐降低,虫音那冷静而又清澈的质感,如秋月般洁白纯净,如月光般水银泻地,如秋风般凉意深沉,亦如秋风般了无痕迹。听秋虫之声,最有情味,如同古老编钟一样传来的悠远的音。那悠悠的声音仿佛有了倒影似的,一身静气地走着,值得我们去用心细细品味。如果有雅兴,不妨披一件夹袄,一个人走进这秋野之夜,此间月光清亮、露水清凉,虫鸣清越而密集,蟋蟀、蝈蝈、金铃子的清音一起倾倒而来,却丝毫不纷乱,婉转缠绵,喃语不尽。我甚至能察觉到,家中秋虫的低吟浅唱,已与明月之下田野里的噪噪天籁,交相共鸣,合成了一处旋律。我不禁潸然泪下,倘若此时有人问我:“秋虫的声音如何迷人?”我会静静地说“在这声音中,不仅领悟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而且可以听懂你自己。”因声声不息的秋虫清音,能把自己的那颗心读懂、读透,该是身为人最幸福的事情了!(摘编自《人民周刊》年18期,有删减)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篇写庆祝丰收的中秋时令的秋虫鸣叫,并将听清音的感觉等同于聆听圣贤的教导和法师的禅语,让读者对秋虫清音有了非常美妙的第一印象。B.作者笔下的秋虫,是在辽阔的背景下将“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而这也正是作者在文中要向读者传达的无法说得清楚的情绪。C.“我”之所以会臆测《为何不带秋虫回家》中“家”是人的心灵的家园,是因为诗歌作者将秋虫的诗会比作李清照的诗词专场,能让读者浊躁的心逐渐清澈。D.文中写《广陵散》遗篇的“纷披灿烂”,引用黄巢的诗句,意在以自我困惑引出对秋日夜半时分由瑟瑟冷意中听到的秋虫清音引发的内心深切的共鸣。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写自己去母亲家居住,听到櫻桃树下的秋虫鸣叫声时,插叙了朋友捉蟋蟀的事,“打扰”一词在幽默调侃的口味中引发了对秋虫和文化的相似联想。B.文中写秋虫并不嘲笑什么,而只是将自己声音的高低、唱停自然地表达出来,意在突出作者对微小秋虫的执着及其清音的美妙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C.作者在文中解释了自己钟爱秋虫声音的原因后,先写自己听不到秋虫之声后的寂寥感受,再写听到秋虫清音后的巨大震撼和纯净内心,对比鲜明,描写细腻。D.本文既联想、想象丰富,又借助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将秋虫清音写得清新脱俗,使得整篇文章意境优美,读来极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8.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是“秋虫清音”,但第二段却为什么要详写自己对法布尔的昆虫王国的难以忘却?(4分)9.作者说秋虫清音是“流淌的”,而这种“流淌”在文中体现为多个层面,请结合全文分别简析。(6分)6.C(从原文“你想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看,这里应该是“我”认为秋虫的诗会很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并非诗歌的作者在诗中认为的。)7.A(此处不是插叙,因为插叙是指在记叙某件事的过程中暂时放下正在记叙的内容而插人必要的情节或材料,这里作者先写自己朋友的事,后写自己去母亲家住发生的事,故此处“插叙”手法表述不正确。)8.借助听觉及嗅觉,强调自己对于秋天时光里蟋蟀、蜻蜓等的无比喜爱之情,奠定全篇的情感基调。写自己难以忘却法布尔的昆虫王国,是为了引出对秋虫及秋虫清音的具体叙写。(评分细则: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答案虽有具体分析但分析不全面的,酌情扣1分;只笼统地答一些鉴赏术语,而不作具体分析的,该要点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评价作品的审美取向的能力。作者在中年时期曾热衷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但能记住的只有“听到秋光里蟋蟀的凄清鸣叫,闻到蜻蜓飞过头顶的草色醇香”,而这和本文的写作对象“秋虫清音”正是相关联的;再者,作者虽然很长时间没读法布尔,但却记得“昆虫王国”,这也就为下文具体去写秋虫及其清音做了铺垫,这也就是结构上的作用。9.听到的“秋虫清音”是动态的“流淌”。作者对秋虫清音感受细腻,当它“交相共鸣”“倾倒而来”时,自己有“月光般水银泻地”的动态感受。对“秋虫清音”喜爱之情的“流淌”。由幼时对静寂之声的敏感写到随年龄的增长对秋虫声音的愈来愈亲切。“秋虫清音”蕴含的文化韵味的“流淌”。由秋虫清音联想到李白、杜甫、李清照等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文化意蕴,又联想到当代诗人海子和北岛等的思想。“秋虫清音”于人生历程的“流淌”。由秋虫的各种迷人的声音,逐渐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路历程,让自己有幸福感。(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的三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中,对“流淌”层面的概括得1分,具体解析得1分。意思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为探究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题干要求对“流淌”具体体现的多个层面进行简析,所以首先要明确“流淌”的语境义,‘流淌”在这里是“流动”的意思,即秋虫清音的流动,而伴随着这种流动,作者的思绪也跟着流动,那么作者思绪的流动也就是我们要回答的多个层面。从全文来看,在浅层层面上,作者一方面写了听到的秋虫的声音呈现出动态的过程,如“交相共鸣”“倾倒而来”,而自己也有“月光般水银泻地”之流淌的动态之感;另一方面写了从幼年到现在对秋虫清音情感的变化。在纵深层面上,作者写了由秋虫清音引发的对于由古到今的一些文人及其作品的文化韵味的感受;更深层面上,作者由秋虫清音又体味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收获幸福感。将以上分析综合起来,整合分析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路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B.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C.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D.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本为汉武帝始设来负责监察的官员,但在宋朝时已是一种虚衔,任者并不赴任。B.顿首,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只用于下级对上级时恭敬的行礼。C.赠,此处指我国古代皇帝为已死的有功劳的官员或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D.行伍,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达作战英勇,以少胜多。戍守怀宁寨时,他凭自己的才能,身先士卒,率领五百部下和西夏的三万骑兵勇敢战斗,最终获胜。B.燕达公而忘私,不惧死亡。他既没有听从神宗的劝谕,也没有听从校官的建议,而是果断下令斩首谈论安营的人,出兵平定了广源。C.燕达善于用兵,精于谋略。面对安南军队驻扎的地点无法交战的情势,燕达巧用计谋,引诱安南人主动出击,最终打败并收降了他们。D.燕达忠诚老实,深受信任。神宗多次下诏奖赏燕达,还破格提拔他做副都指挥使,而他在宴会上也能从容应对神宗的问答。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14.燕达打了败仗,神宗非但没有治罪于他反而晋升其官职,为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10.D(首先根据上下文大致推断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即燕达小时候和长大后的一些情况及任职状况;然后根据表示时间段的词“为儿时”“既长”,可排除C项;而“辄”是副词,常用在动词前,故不能断在“戏”后,这样可排除掉A项;再比较剩余两项,根据授予官职的‘授”可排除掉B项。参考标点: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11.B(“顿首”这一礼节还用于平辈间的行礼。)12.B(从原文“下令敢言安营者斩”看,这只是他下的命令,并没有写已经斩首某个人。)13.(1)(燕达)进人朝廷辞行,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声地位已经很高了,不必亲自作战,只要激发勉励将士就行了。”(2)燕达默默计议说:“兵法讲求调动敌人却不被敌人调动,我们把虚假的情况给他们看,他们一定会来。[评分细则:(1)辞:辞行,辞别。矢石:箭和石头,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可译为“作战”。第:只,仅。激勉:激发勉励。每个要点1分,如果有三个要点翻译错误,则句意不通,扣1分,即此句得0分。(2)计:计议,谋划,合计。致:制,制约。示:给……看。“示之以虚”,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以虚示之”。每个要点1分,如果有三个要点翻译错误,则句意不通,扣1分,即此句得0分。]14.燕达孤军深人,遇到敌人,作战时没有援军。虽然战败,但战争中活下来的士兵不在少数。燕达平日里作战英勇,多次打胜仗。(评分细则::每个要点1分,共3分。答案只要意思接近即可。只摘抄原文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干,明确要求考生回答的是燕达打败仗官职不降反升的原因;其次从文中找到燕达作战失败及后续影响的相关信息,“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这样可以筛选出两条信息,“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再看前文中交代他多次深入敌境作战并获胜的语句,又可筛选出一条信息;最后将这些信息整合并表述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句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酬刘员外见寄严维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药补清赢疾,窗吟绝妙词。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欲识怀君意,明朝访楫师。[注]公元年,题目中的“刘员外”即刘长卿到了睦州贬所,赋诗一首给同在浙东赋闲在家的好友严维,委婉地诉说自己的不平和无聊,并且表示希望老友前来一聚的愿望。此诗即为严维应和之作。苏耽:传说中的仙人。白云司:相传黄帝以云命官,秋官为白云。唐尚书省六部中刑部属秋官。刘长卿曾担任过刑部的都官员外郎。羸疾:痼疾,久治不愈的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典,点明刘长卿的身份,并且宽慰朋友“佐郡”只是暂时的事情。B.刘长卿以药物医疾,和杜甫“多病所需惟药物,老身此外更何求”的心理负荷相同。C.“窗吟绝妙词”一句照应题目,夸赞友人才情之高,给自己的赠诗写得非常好。D.尾联直抒胸臆,由之前对友人的抚慰转及答复邀请,表达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16.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为“天容时态,融和骀荡”,景象“如在目前”。请简要分析颈联的妙处。(6分)15.B(“和……相同”表述不当。“惟”“更何求”体现出的是杜甫饱经流徙之苦,而暂得于浣花溪傍一息疲病之身的悲苦无奈之情;此诗中“补”“清”除了友人治疗自己的病之外,还有借药物补养身体以休闲养生之意,故此句中的刘长卿比杜甫要洒脱些。)16.颈联描写出江南水乡春天风和日丽的景色,春水弥漫,杨柳依依,花色绚丽,夕阳迟迟不下,好像对花坞无限留恋。(2分)诗人以柳塘、春水、花坞、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个天气和煦、融和安逸的意境氛围,(2分)表达出对友人新居周围美丽恬静、赏心悦目环境的赞美和羡慕之情。(2分)(评分细则:准确描述颈联画面,得2分;结合题干中欧阳修对此联意境的评价,准确答出此联画面营造的意境氛围,得2分,意境概括不准确的酌情扣1一2分;准确概括颈联表达出的诗人的思想情感,得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和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赏析某一联的妙处要从描述画面、分析意境和评价情感等三个层面切入。颈联写景,描述了友人遭遇贬谪后现居住地周围的环境,主要选取了柳塘、春水、花坞、夕阳等意象,这样一个动态的画面才构成了欧阳修认为的“天容时态,融和骀荡”意境氛围,从而对友人居住环境的美好流露出赞美和羡慕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礼记》中提出“教学相长”,而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__”的结论,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2)《琵琶行》中,白居易以“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余音袅袅的深切感受,令读者如有所感。(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出农民热情好客,丰年酿酒,与朋友共庆的欢乐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17.(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评分细则:每空1分,共6分。有错别字、多字、漏字等该空均不得分。易错点;第一句,容易漏掉“是故”二字;第二句,“幽”易误写为“忧”;第三句,“腊”易误写为“蜡”,‘“豚”易误写为“啄”“涿”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清晨徜徉于林间堤岸,目之所及,尽是一派浓浓秋意。金风玉露一相逄,秋日的清凉寥廓便多了一份诗意妙趣,风儿携着草木的清香,滴滴露珠在泛黄的草尖树叶间滚动,像一群顽童在乐此不疲地捉迷藏。蝉在柳梢如“秋后的蚂蚱”,还在奋力扯着嗓子,为最后的“绝唱”画上一个“坚韧”的句号。河堤边的一排排垂柳,如步入人生暮年的老者,做着静默沉思状,也为这清秋平添了几许深邃与凝重。冉冉晨曦中,朵朵白云似开在广袤穹宇中的花儿。它们时而一簇簇聚拢,如满园牡丹竞相绽放;时而又柔曼舒展,如仙子的裙袂飘带在碧空飘曳,瞬间就让人心间起了远意。记得多年前在家乡那个秋日,一场秋雨初霁,山川草木像被濯洗过一般醒目,白云如纱似绸,唯美曼妙地轻绕于山梁间,回眸一瞬,看到一朵硕大无朋的“蘑菇云”飘浮于山巅,奇绝诡谲,如蓬莱仙境陡显眼前,人们纷纷步出家门,望云惊赞!一群信鸽扑棱着翅膀,在云层间上下翻身,像是大自然的恩典,那一刻,唯美中多了一丝灵动祥和。正如蒋勋所言:“山水里有读不完的故事,那风景无言无语,却仿佛用静定的沉默说着领悟不完的智慧。”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要考北京大学化学系,李华要考上海交大:我们都有明确的奋斗日标。B.新高考的六门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C.莎土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D.正方王刚:我方的观点是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多读、多写、多思索。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场秋雨刚停,山川草木格外的亮眼,白云停留在山梁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18.C(C项和文中的句子都是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A项,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B项,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D项,用在辩论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19.句中把滚动的露珠比作捉迷藏的顽童,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滴滴露珠和一群顽童数量上相似,露珠滚动和捉迷藏动态上相似;滴滴露珠在草尖树叶间滚动时若隐若现,和孩子们捉迷藏时的或寻找或隐藏相似。(评分细则: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句意不通顺,或在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上解释不太准确的酌情扣分。)[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和分析。比喻修辞中,本体和喻体必定要具有相似性,本句以滚动的露珠喻捉迷藏的顽童;以“滴滴”比“一群”,体现数量上的相似;以“露珠滚动”比“捉迷藏”,体现出动态的相似;以滴滴露珠在草尖树叶间滚动时的若隐若现,比孩子们捉迷藏时的或寻找或隐藏。20.修辞效果不同:原句使用了比喻,将白云比作纱绸,突出了白云的轻快、透明、亮丽,和原文描写的景致色调一致。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而原句则使用“初霁”等文言词语,“濯洗”“唯美曼妙”等书面词语,与文段诗意优美的风格相应。(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4分。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切人,言之有理也可。)[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和正确选用语体风格的能力。首先要比较原句和改句的不同之处,即“初霁”改为了“刚停”,“像被濯洗过一般醒目”改为了“格外的亮眼”,“如纱似绸”改句中没有了,“唯美曼妙地轻绕”改为了“停留”;再看这些修改是从哪些角度修改的,这里依次是语体、修辞、锤炼词语等角度;最后再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青少年的发育性近视的原因是眼轴增长造成的。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近视度数会随之增长。如果孩子很小就近视,成年后很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而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发生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疾病要比普通人高很多。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有近视倾向,一定要尽早带孩子治疗、检查,正确佩戴合适的眼镜能够有效延缓近视的发展。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10月份,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市场供求总体稳定,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CPI环比下降0.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循环加快,特别是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稳步回升,将支撑第四季度CPI继续保持稳定运行态势。目前来看,我们能够顺利实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的预期目标。21.(1)“原因是眼轴增长”或“近视是眼轴增长造成的”(2)将“如果”调至“孩子”后(3)在“疾病”后加上“的风险”或“的机率”(4)将“治疗、检查”改为“检查、治疗”(评分细则:准确指出有错误的一个句子的序号并改正,可得1分,共4分;只指出序号但不能正确修改的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两句的主语都是“孩子”,故关联词语应在主语的后面,即关联词语“如果”在主语“孩子”的后面。“疾病……高很多”不能搭配,故可看作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治疗、检查”不合逻辑,应是先检查再治疗。22.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全国CPI数据:CPI同比上涨环比下降,市场供求总体运行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在掌控范围之内。(评分细则:每个要点1分,共5分。每缺少一个要点扣1分,句意不流畅的扣1分。)[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必须保留关键信息,所以首先要对给定的新闻报道进行分层: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提供了时间、人物(部门单位)及事件;第二句介绍10月份的市场供求情况及CPI的同比、环比涨跌情况;第三句是郭丽岩对第四季度CPI运行情况的判断;第四句是对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把控情况的判断。然后根据每句话提取出的主要信息点,进行整合;最后将整合的信息本着简明连贯的原则写出来即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以“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都带有“阶级”的词语评价人的身份;十几年前,我们又以“白领”“蓝领”“金领”等带有“领”的词语区分人的身份;近一段时间,央视新闻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