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

抗战中,八路军宁少解决一个日军,也要击毙

发布时间:2025/3/26 11:45:05   
当今时代,信息传递的方法是数不胜数,形式多种多样,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交互变得更为容易。那么在电话、电报、收音机都还没有出现的年代,人们传递信息会依靠什么呢?除了口信,还有就是信鸽。鸽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就有归巢的本能。无论你把它带到哪里,它都会自动飞回自己的巢穴。鸽子的这个特点最早在隋唐时期被发现。利用这个特点,古人大量训练饲养鸽子将它们作为“信鸽”来传递信息。这个消息传到日本后,日本随即就派出专人以“遣唐使”的身份来到中国,学习训练信鸽的方法,并将信鸽真正意义上的带回了日本。由于信鸽在当时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开始大量饲养训练信鸽用于传递信息。之后,信鸽慢慢被日本的军方所使用。军方用于传递的大多都是一些机密文件,普通的信鸽显然不足以用于军事机密的传递。因此日本人开始四处找寻鸽子的优良品种,精心培育繁殖,军队内部建立鸽舍。此后,高品质的信鸽成了顶尖优良部队的标配。之后,日本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信鸽的投入使用,成为日本大胜的原因之一。战争中的信鸽立下功劳后,日本人更加重视信鸽的培育,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日本侵华后,中国国土面积庞大,信鸽变得供不应求。这时候,日本许多优秀的养鸽户无偿将自家的信鸽捐献给军队,还将自己的训练技巧传授给军方。可以说,这批信鸽是日本投入战争的信鸽中,品质最好的一批。中国人在抵御日本人侵略时,因为信鸽吃了大亏。起初,我国军队并没有发现这信鸽起到的作用。后来意识到了这一点,信鸽只要能顺利传达到信息,可能就会引来上万的日军,危险系数极高。为此,八路军将打靶高手单独编制成一支“灭鸽神枪队”,专门捕杀日军空中的信鸽。甚至将击毙信鸽的任务排在了杀日本人的前面,宁可少杀一个敌军,也务必要将信鸽给打下来。可见投入战争的信鸽带来的威胁之大。之后老百姓发现日本人在南京蛇山一代修建了鸽舍,并且防守极严,起初老百姓还以为日本人只是为了吃肉。在知道这些鸽子的用途后,老百姓便自发组织用弹弓、土猎枪来击打天上的信鸽。日本投降后,南京当地百姓直奔鸽舍,将数量众多的鸽子统统用麻袋装回家,当天晚上的南京,几乎都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鸽子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6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