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

国赛冠军来自宜昌

发布时间:2023/5/29 20:21:54   

鸽棚里的信鸽。

“我照顾这些鸽子,就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的上心。”

“每次比赛能归巢就是胜利,能拿到好的名次肯定兴奋啊!”

“去年打全国比赛拿了第一名,遗憾的是那羽‘冠军鸽’累死了。”

……

养了40多年信鸽的孙毅明,在宜昌业界有“鸽王”的美誉。提及去年参加全国信鸽比赛夺冠,虽获得0万元奖金,但带来荣誉和骄傲的“冠军鸽”突然去世,令其伤感不已。

赛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月6日,孙毅明再次选出12只赛鸽,交给了重庆市金通赛鸽中心工作人员,准备参加下一届的全国比赛。

◆一次朋友聚会,让他与信鸽结缘

今年69岁的孙毅明,家住宜昌城区西坝丫口社区,养信鸽已有4年。

6日下午,记者见到孙毅明时,他正在楼顶的鸽棚里打扫卫生。棚里,鸽子不时发出“咕咕”声,而棚子外数十羽鸽子展翅飞翔,稍作盘旋后,又朝家的方向奔来。

孙毅明向记者介绍信鸽。

“那些都是赛鸽,我每天都会把它们放飞出去。”望着空中那些鸽子,孙毅明打开话匣子,“与观赏鸽相比,赛鸽能更快、更准确地归巢。”

提及与信鸽结缘,还得从一次朋友聚会说起。年轻时,孙毅明在葛洲坝船厂工作,经常与葛洲坝五公司一些朋友玩。他们中,有不少是留在宜昌的上海知青,家里养着许多鸽子,却不是用来吃的。从那时候起,孙毅明才知道上海是中国现代信鸽运动的发源地,有着悠久历史。

“有一次聚会时,他们说起鸽子比赛的趣事,我觉得挺有意思。”孙毅明说,“朋友见我也感兴趣,就送了一对红鸽子给我养。”

孙毅明将鸽子带回家,父母不仅没反对他饲养,还讲起了他们小时候与鸽子的故事。他的父母是河南人,小时候骑马上学时会带上一只鸽子,到了学校就放飞,鸽子回去了家人就知道他们安全到校。

孙毅明照料种鸽。

鸽子“恋家”的特质打动了孙毅明。听了父母的故事,他决定把鸽子养好。为了有个更好的饲养场所,他甚至将50平米的单位福利房,与同事0平米的顶楼住房进行了交换。

工作之余,孙毅明经常与朋友交流养鸽子,获益不小,他也定下了通过打比赛、拿名次的目标,并加入了单位信鸽兴趣小组。最初,他就是跟单位里二三十名鸽友一起比赛,从而在赛鸽运动的路上越走越远。

“说起来我运气不错,第一次参赛就拿到了冠军。”孙毅明养信鸽的第一年,在单位举办的信鸽比赛中,那对红鸽子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

提及拿到第一个冠军时的喜悦,孙毅明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如何形容。

◆饲养羽信鸽,比养孩子还用心

而今,孙毅明的鸽棚里有多羽鸽子,除了种鸽和赛鸽外,还有不少刚孵化出来的幼鸽。

“每天都围着它们转,就像照顾自已的孩子一样,我不希望任何一个出健康问题。”孙毅明说,断食断水对赛鸽的影响很大,所以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鸽棚里,投食、换水、打扫卫生,并检查它们的健康状况。

40多年的饲养经验,孙毅明在鸽粮配方上也有独到之处。“飞00公里还是公里,鸽粮的给量都不一样,全靠自我判断。”对于赛鸽的饲料,孙毅明通常将玉米、高粱等与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油性较高的食物,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料。

记者注意到,每一羽鸽子都戴着脚环,并有数字编号。“这就是它们的电子身份证,孵化出来第5天就要戴上。”孙毅明说,每一羽鸽子的信息都录入了信息化软件,方便管理和参加比赛。

鸽棚里的“奶奶”级种鸽。

在孙毅明眼里,像认人一样认鸽子。他走进一间鸽棚,指着一羽白色的种鸽侃侃道来,“它今年10岁,是奶奶级的功臣,不仅在比赛里得过冠军,它的儿子、孙子都拿过冠军……”

记者眼前,这些鸽子只有白色和灰色。“和我们人一样,穿相同的衣服长相却是不同的。”孙毅明端详、摸索着一只小鸽子,能从数十只种鸽中认出它的爸妈,“了解鸽子的家谱,是为了掌握它的血统,血统好的鸽子,有更大概率飞出好成绩。”

在孙毅明看来,种鸽配对、血统延续全靠年复一年的琢磨。“一个大体型、一个小体型,怎么出来就不是中体型?它飞公里最快,它拿手的是公里,孵化出来的孩子飞哪个项目会更好?”他经常对着一屋信鸽,构思种鸽配对,分析以往的做法是对是错,有时苦思冥想几个小时。

妻子虽支持孙毅明养信鸽,有时见他废寝忘食也难免唠叨。孙毅明坦言:“我要是用养鸽子精力照顾闺女,她或许就考上了更好的大学。”

这些年,孙毅明饲养鸽子累并快乐着。尤其是1年中风后落下腿脚不便的后遗症后,养鸽子成了他最好的运动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5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