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鸽 >> 信鸽的天敌 >> 我家的人世间同题写21我的祖辈作者
(一)祖母,烈火中永生
一个傍晚,刘家大院的一座房屋浓烟滚滚。刹那间,屋顶烈焰飞窜,直冲夜空。火光染红了半边天。刘家大院成了人间炼狱!
熊熊烈火,把整座华丽的四合院,瞬间化为焦土,变成黑褐色的残塬断壁,碎砖瓦烁撤落遍地。室内物品全部化为灰烬。豪宅、院落顷刻成为废墟!
这里发生了毁灭性的灾难!
事故发生在年,除夕前一天的傍晚。
这天傍晚,刘家大院,一派喜气洋洋的忙碌景象。大人忙着制作过年的食材,做着各种食品。如熬糖,做豆腐,打点心……。
孩子们欢天喜地,傍晚时分,长女拿出过年玩的灯笼,提前玩耍起来。她玩够灯笼后,就把燃着蜡烛的灯笼,挂在床上帐子钩上。蜡烛燃尽,燃着灯笼。继而燃着帐子。又燃着了床上被褥及室内家具。大火迅速蔓延,越烧越旺。楼板及房子的屋梁,柱子都已燃烧。这吓坏了10岁的长女。她见房内大火无法控制,吓得跑出屋外叫喊。然而,床上还熟睡着两个弟弟妹妹。这姐弟俩生命危在旦夕!
主妇刘徐氏,正在伙房忙着做豆腐。突然得知儿女熟睡的房屋失火了。她毫不犹豫,迈开两只小脚,飞奔事发地点。
她看到浓烟滚滚,直冲夜空,她看到房屋门窗,吐着通红的火舌。火苗己经窜到屋顶……
她没有指派火计,长工,拥人去灭火救人。
她而是二话不说,奋不顾身,顽强地冲入弥漫着烟雾、吐着烈焰的房门;她顶着滚滚浓烟,冲入烈焰火海。在呛人窒息的浓烟中,她摸到床上睡着6岁的儿子,抱起孩子迅速奔出火海。她把孩子往院子地上一搁,自己在地上快速一滚,熄灭棉衣上的明火。
她义无反顾,又冲入火海,第二次置身于熊熊烈火之中……。
她在烈火燃烧的房间内,被烈焰熏烤得晕头转向。她好不容易摸到另一个孩子,抱起来赶快往外冲。但她迷失了方向,找不见房门,找不到出路。她赴汤蹈火,在火海中乱窜乱碰,在烈焰中几经周折,才冲出房门,闯出火海……
她严重烧伤,全身变成焦黑一团。她无力地摊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她已被烈焰烧得焦头烂额,体无完肤,面目全非。她的头发全被烧光,她的衣服还冒着明焰,大部分已被烧透,灰烬沾在皮肤上,惨状目不忍睹!
她没有流泪,没有呻吟,没有叫喊,没有哭泣!她坚强,她镇静。因为,她救出了危难中的两个儿女!
她可敬、可怜、可悲,严重烧伤后,得不得及时的救治。她痛苦地惨叫了三天三夜,悲哀地离开了人世。
她临终时,手指死死地紧扣着床边抽屉桌的拉手。这三天三夜,她经受、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她就是如此这般痛苦升天的!
她顽强地与浓烟抗争!她勇敢地与烈焰搏斗!她赴汤蹈火,两次出入熊熊烈焰之中!她用年青的生命,换取了儿女的生命!
她,年仅三十二岁。她,勇敢无畏,她,坚强、果断!
她,就是我从未见过面的,亲爱的祖母徐席泽!
我可敬、可爱,可怜、可悲,可歌、可泣的祖母,她英勇而悲壮、柔弱而强大!
她是最强大的母亲!她是用母爱作为代价,换取儿女的生存。她平凡却展示了伟大!
我的祖母凤凰涅槃,在烈火中永生!
我从小就听长辈和邻居,讲述祖母可歌可泣的故事。
祖母人品高尚,为人善良,心怀慈悲,待人仁厚。她曾多次救助穷苦的乡邻。每到青黄不接时,每遇灾荒年,祖母总会慷慨解囊,救助穷人。她经常做大锅饭施舍穷人,度过饥饿灾荒,她深受乡邻爱戴!她伟大的母爱,不平凡的壮举,更是誉满乡邻。
我多少次,被祖母伟大的母爱感动流泪。祖母牺牲生命,换来儿子女的生存。祖母抢救的儿子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刘承平!
我父亲和小姑都严重烧伤。但我父亲是被祖母先抢救出来的,虽是遍体鳞伤,后来留有很多疤痕,但无大碍。而我的小姑成为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她痛苦的活了九十多岁。
这场无情火灾,夺走了祖母生命。我父亲从小就失去了亲爱的母亲。父亲在他外祖父教育关爱下,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他桃李满商洛,被誉为商洛活字典。他精通古代汉语,他曾是商洛学院第一任中文系主任与古代汉语老师。他曾是陕西省第六届人大的代表。他为商洛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祖母牺牲生命的价值!
祖母,是您用生命换取并延续了刘家的子孙后代!您的孙辈已经有三位博士,其中一位已是博士生导师。您的后代们都较有出息。值了,祖母!
安息吧,祖母!
烈火中永生,祖母!
子孙们永远缅怀您,祖母!
(二)睿智的曾外祖父
曾外祖父,即我父亲的外祖父。我称之曾外公。我讲述曾外公的真实故事。
曾外公徐老先生是秀才,是私塾老师,还是风水先生。
曾外公,曾在我们家教私塾,他是我父亲的老师。曾外公的学生基本是外孙、孙子与曾孙。此外还有亲戚家的几个孩子。
曾外公做私塾老师,目的是为了照顾他不幸死难女儿,留下未成年外孙刘承平的生活与学习,即我的父亲。
父亲6岁时,因家里发生了特大火灾,奶奶两闯火海,营救烈火中的儿女而却丧生。被救人即我父亲和小姑。
奶奶死难时,年仅32岁。曾外公为失去年轻女儿而悲痛,并为遍体烧伤的小外孙而伤心。曾外公化悲痛为力量,他担负起教育外孙的责任。他带来孙子和曾孙,来到笊篱沟刘家办私塾,以方便照顾外孙生活,并为孙辈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父亲常对我说,曾外公十分疼爱他。父亲不幸失去母亲,却幸运有位慈祥善良的外公。父亲的童年是在外公的呵护下成长的。在学习上,外公是启蒙老师,耐心细致地教他功课,为日后打下坚实基础。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说,外公把别人送给的糕点、腊肉等食物都留着。在父亲淘气不愿意学习时,他就把好吃的点心等,拿出来给小外孙吃,哄着他学习。父亲后娘不贤惠,虐待前房孩子。所以,曾外公充当着父母的职责。
曾外公经常带他的外孙去徐家院子住。徐家院子是父亲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徐家院子是曾外公的家,是父亲念念不忘的地方。
父亲说,我奶奶遇难后,没有马上下葬,而是临时丘封。即用土坯把棺椁围封起来,等待以后安葬。
然后,曾外公到处找地方,给不幸遇难的女儿找块好墓地。他带着罗盘,在刘家院子附近,方口圆十多里的地方,寻找风水之地。后来,在刘家院子上面的一个小山沟,终于找到一块好地方。一个多月后,才安葬了我的奶奶。
奶奶的安葬时,有个怪异离奇的故事。
父亲说,奶奶去世一个多月了,曾外公在花园沟才找到一块好地方。他在那个作了标记,钉下四根木桩。然后,回去挑选吉日进行安葬。
谁知吉日确定后,准备挖掘墓穴却出了变故。
一户姓王的父亲去世了,他家住在花园沟。王家知道我曾外公是风水先生,看中的风水之地,距离他家较近。于是,王家抢先在有标记的地方,为其父挖掘了墓坑。
在刘家准备挖墓穴时,发现王家已将其父的棺材,抬放在已经挖好的墓坑旁边等待下葬,真是怪事!
遇到这种离奇离谱的突发变故,刘家人十分气愤,十分恼怒。大家忍不可忍,要与王家辩理,大闹一场。但曾外公却拦阻刘家人不要发生冲突,不要吵架。
曾外公心平气和地说:别人占了我们选的地方,就让他们占去吧。好在旁边还有点空地,咱们就在旁边另挖墓穴吧!。刘家只能如此。
于是,避免了一场搏斗,一场争抢墓穴之战,化干戈为玉帛。这么大的事,曾外公却是能饶人处且饶人,彰显了曾外公的豁达与气度。
曾外公临时决定,紧挨着王家墓坑左旁另挖掘墓穴。在他的指点下,挖掘的人,仅将墓穴位置向前伸出了一尺多长。
王家见刘家让步,得寸进尺,无理要求用刘家定的时辰,同时下葬亡人。
这是两家的一男一女,又非夫妻,却恰似合葬。还要同时下葬,刘家同意吗?
这岂不是侮辱亡故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吗?成何体统!
然而,曾外公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也同意了王家的无理要求。这样两家毫不相干的人,却同时安葬了自家已故的亲人。
两个坟墓,仅是奶奶的墓向前伸出了一点,王父的墓向后面缩了一点。两个坟墓紧挨一起,简直像合葬墓一般。
这个安葬,十分离奇、出格,是世间罕见的怪异,却真实的发生在我的家族,我的祖先那里。
我的祖母就是在这样的氛围和情景中,永久地沉睡于地下!
王家自以为抢占了好地穴,抢占了风水宝地,又借用了刘家选定的好日子好时辰。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却占了大便宜,天下的大好事。刘家息事宁人,也不与之闹事。他们暗自窃喜。
殊不知,聪明的曾外公早有提防,担心别人抢占好穴。不出所料,怕鬼就有鬼,果然如此!所幸的是,曾外公所作标记的位置,还不是正穴,却被王家抢占了!而我奶奶安葬的位置,即所作标记的旁边,才是正穴!尽管王家霸道,上演了一出闹剧,却没有抢到我奶奶的正穴
。
据祖辈说,挖墓穴时,有只白天鹅从墓穴位置飞了出来。墓穴可能稍挖深了一点,地下冒出了一股白气。非常传奇,非常神奇!
曾外公说,此地是个天鹅抱蛋之地。遗憾得很,风水宝地冒了地气,否则,后辈可是出人才的!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但乡邻却一直传为佳话。足见曾外公的聪明才智,料事如神!
王家虽然抢了墓地,安葬了他的父亲,其后代子孙却没有一个读书之人,家境十分穷困。
尽管,王家后代在墓地前修建了一排房屋,企图挡住刘家祖坟的风水,想借风水发家,但都是徒劳无用的!即使阴宅风水好,也不宜做阳宅。
尽管王家偷偷砍伐了刘家祖坟前的一棵很粗很高的弯弯柏树,做了大木盆,却丝毫没有影响刘家后代的人丁兴旺与子孙成才。
曾外公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外孙刘承平不负外公厚望,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大学。他是商洛学院中文系优秀的古代汉语教师。现在,祖母曾孙有三位博士,其中,一个已是博士生导师,名牌大学教师。其他两个孙子是在读博士。
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做人要心地善良,霸道没有用。做人不能缺德,缺德会殃及孙子。做人不要损人利己,偷机取巧,豪取强夺,多行不义,殃及池鱼!
我敬仰曾外公,尽管我不曾见过这位祖辈,但他老人家的聪明睿智,豁达大度,忍辱负重的品质,以及为刘家子孙所付出的一切,让我永远不忘,永远缅怀。
凭自己才能智慧做事;遇事冷静,遇恶人能忍辱负重;得饶人处且饶人,息事宁人,海阔天空。这就是我和父亲尊敬与怀念的曾外祖父!
(三)我的外祖母
外祖母与世长辞40多年了,可我时常梦见她,梦中的外婆永远是那么亲切和蔼、慈祥善良、干净利落。
外婆叫倪端芝,是年去世的。当时父母考虑我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而且工作很忙,去外婆家交通不便,就没及时告诉外婆离世的消息。半月后收到父亲来信,得知噩耗,在办公室我失声大哭,同事劝阻不住我的悲哀。那是我最悲痛的一天。外婆是唯一疼爱我的祖辈,她走了,我连送行也没有。我泪如泉涌,抽搐痛哭。时隔多日我仍缓不过气来,外婆的疼爱似过电影般的涌上心头,引起许多往事的回忆。
我少年时,母亲孩子多,生产队劳动忙,抽不出时间看望外婆。我是最大孩子,母亲就常让我周末看望外婆。
外婆住在柞水凤凰古镇。看望外婆要步行六十华里路,还要翻越一座名叫小岭的山峰。
我家距离小岭二十里路。每当爬上小岭梁顶时,面向东面瞭望,眼界豁然开朗,天空是那么宽阔、高远。蓝天、白云,层峦叠嶂,群峰连绵,树海汪洋,绿涛起伏,一派南方美景拥入眼帘。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美景中间,似有一道宽阔低凹的沟豁。其实,这不是沟豁,而是一条低平的川道。只因川道被两侧群山挟持其间,视觉误看成一道沟豁。这道平川向下延伸了几十公里,而且越向下平地越宽阔。川道左侧边沿筑有河堤。河堤下面便是社川河。社川河的源头是小岭。这道平川是因社川河数千年淤积而成的。每到达峰顶心情就激动起来,总有说不出的愉悦,因为远方天空之下有我外婆的家!
一想到很快见到外婆,莫名的兴奋油然而生。我便抄捷径,似一只小鸟,十余分钟就从山顶俯冲到山底。尽管下山途中泥沙灌满了鞋子,我也懒得理睬。待到山底,脱掉鞋子,倒净沙土,沿着社川河堤上的小路飞奔,因为下山后全是下坡路。穿越川道,经过两个公社,即现在的小岭镇和黄金镇。这两个镇土地平整肥沃,出产丰富。翻越小岭,就是小岭镇的地界,当年我常从那里经过。由此再往下走二十里是黄金镇。约需步行半天到达川道的中段,便是凤凰古镇。古镇充满南方气息,气候湿润宜人,出产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很多农作物。被称之为柞水的小江南。古镇上街的高房子便是外婆的家。
见到外婆我欣喜若狂,把母亲的问候、关心和礼物送给外婆。外婆见到我也非常高兴,因为她见到了母女的信鸽。外婆知道远路而来的我很饿,她立即生火为我做饭,准备了好吃的东西,炒几样好菜为我接风。
在六十年代艰苦的岁月里,我只有在外婆家才能吃到美味,而且外婆总让我独享美食。她却吃着没有油盐的水煮南瓜、豆角、野菜之类充饥。我不忍心独食,要求外婆共餐。外婆却执拗不肯。因为外婆的美食少之又少。那时外婆很穷,缺吃少穿。外婆的那点美食,也是她长期存放,留着招待客人的。我来了,外婆一定要给我独自享用。外婆的慈爱让我终生难忘,我却没能孝敬、感恩她,让我遗憾终生。
外婆的那点美食,全是别人送来感谢她的礼物。外婆会给小儿看病、治病。她治好重病的小儿,人家就会酬谢,送些点心、腊肉、大米、挂面等食物。外婆却舍不得吃,年里月里存留着,等待招待客人。
医院没有儿科,小儿看病是个大问题。外婆却有给小儿看病的医术。她会给小儿治病,在古镇已家喻户晓。很多人的孩子生病了,父母心急如焚,就抱着病孩来外婆家请求治疗。初生婴儿出门不便,有人就来请外婆上门治病。凡是经外婆治疗的小儿,病情都能很快好转,而且是治一个好一个。因而外婆给小儿看病,在凤凰古镇很有名气。
外婆给小儿治病的医术是外公传授的。外公生前是古镇上的名医。他在临街的门面房开设了诊所和中药铺。外公接诊,外婆按药方抓药。外公教会外婆小儿推拿术。外婆学会了推拿。按、压、掐、揉小儿的掌心与手指相关穴位,治疗小儿效果显著。
外婆还有“打灯火的治疗小儿疾病的绝招。她用点燃的麝香捻子的微弱火星,隔着葱皮,给病儿在相关部位热炙、点穴,治疗小儿高烧引起的惊风抽搐,疗效十分灵验。外婆用这些方法曾经治好了许多小儿的危重疾病,因而外婆深受乡邻的拥戴。人们感激外婆常送些礼物酬谢她。
外婆三十出头,外公不幸英年早逝,她成为寡妇。外公留下她与四个未成年的孩子撒手走了,把心酸与痛苦留给可怜的外婆。
外公离世时,我母亲和二姨十余岁,舅舅只有三岁,还有一岁的小姨。外婆一生的艰辛可想而知,她母子五人度日如年!
外婆身材匀称,个子瘦高,气质高雅,方脸盘总是充满着微笑。外婆是大家闺秀,有一双粽子似的“三寸金莲“,她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十分不稳。
小时候在外婆家,每晚洗脚时,外婆解开她缠裹得严严实实的小脚。我才看清楚外婆奇怪的腿脚。她长长的双腿又直又细。她的脚背高高隆成圆弧状,只有大拇指似锥子尖尖的伸向前面。其他四个脚指全折压在前脚掌之下。她的脚掌前后不平,脚腰有一道深深向上凹陷的缝沟,这是人为地让脚背向上拱成新月似的圆弧状。她的脚跟似球形。所以,外婆走路不稳,身体总是随着左右脚换步一摇一晃,行动十分不便。
我问外婆,为什么您的脚长成这种怪样子?外婆说,从前时兴女人小脚。人们认为女人的脚越小越好看。尤其是有钱人家的女孩不允许双脚自然生长。她四岁时大人就给她缠裹了小脚。我才知道外婆的双脚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外婆走路摇晃不稳,生活不便是是封建社会带给她的灾难。尽管如此,外婆却非常坚强,她含辛茹苦地养育儿女们长大。
外婆长年累月地以做针线活为谋生手段。她每天坐在咱家门前,纳鞋底做鞋子、纳鞋垫。在咱家门口屋檐下,摆放很多做好的成品鞋和垫出售。外婆做的鞋子非常漂亮。有各种不同型号的男女黊子,有单鞋,还有棉鞋;有大人鞋,还有小孩鞋。各种款式的鞋子都很好看,手工精美。尤其是漂亮的绣花童鞋,绣着花鸟,十分灵动,活灵活现。有时外婆给人缝制衣服、缝缝补补,拆洗被褥、洗衣服换来微薄收入,购买柴米油盐,养家糊口,艰难生存。
我父母时常给外婆一些零花钱作为补贴。姨夫经常帮助外婆干些重体力活儿,帮她维持生活。
尽管外婆生活非常艰难,但我每次去外婆家,她总是把别人送给的布料,让裁缝给我做成新衣。我回家时,外婆把为我父母和姐妹兄弟做好的不同大小的鞋子装满一筐,让我带回家。因为母亲忙,孩子们穿鞋费,她做不过来。所以我们穿的鞋子,几乎都是外婆为我们制作的。临走时,外婆还要上街买很多好吃的东西,让我带回去给弟弟妹妹方分享。我家住在山沟里,购物十分不便,亲爱外婆替我们想得十分周到。
外婆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矢志不渝,坚守贞操。她宁肯一生吃苦受穷,拒绝求人改嫁。她独自养育四个儿女长大,确实艰辛不易。她高贵贞操受到邻里街坊的高度赞扬。人们称外婆:是女中豪杰,人穷志不短!
外婆去世安葬十分隆重。街坊邻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送行。父母说,给外婆送葬的队伍长达几里路程。送行队伍浩浩荡荡,人们手举花圈,手拿送葬祭品行走五里多路。送葬队伍从凤镇街一直排到桑树街墓地。这场面是凤凰古镇多少年罕见的庄重与隆重。这是外婆生前的高风亮节,她为人们医好小儿医,积累善行。她的品质、功德得到乡邻的敬仰与尊敬!
今天,农历四月初七,是外婆的生日。外婆在世时,每年这天,母亲常让我去看望外婆。如今外婆早已在天国,我只能遥祝外婆在天堂快乐幸福,告知外婆英灵,外孙女永远地怀念着您!
壹点号壹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