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

阿拉善有群养鸽人潇湘晨报

发布时间:2023/2/17 14:56:41   

湛蓝的天空下,一群信鸽展翅翱翔,划下道道美丽的曲线。

辽阔的苍穹下,有人举目眺望,眼中满含期盼。

时值冬日,虽已过了信鸽的赛季,但阿拉善的这群人仍在忙碌着,给信鸽调理身体、拟定训练计划,为来年春季信鸽比赛作着准备,他们就是阿拉善盟信鸽协会的“养鸽人”。

谢靖:养鸽人都是勤快人

“咕咕咕、咕咕咕……”早上八点半,巴彦浩特居民谢靖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就火急火燎地走进自己的鸽棚,一边模仿着鸽子的叫声,一边把按比例调配好的鸽粮撒向食盘中。鸽子们扑棱着翅膀,争先恐后地冲向食盘,抢着啄食。看到鸽子们吃的欢畅,谢靖也不由笑了起来:“这些小家伙,就像我的朋友、家人,一天不见就牵肠挂肚。”谢靖与信鸽的故事,还要从20年前讲起。

出生于年的谢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尤其是鸟类。上初中时,亲戚送了他一羽小信鸽,他特别喜欢,恨不得时时刻刻与小信鸽黏在一起。每天放学,他都会早早回家,学着纪录片、赛鸽杂志中的样子,训练自己的小信鸽。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到离家几公里外的地方将信鸽放飞,再飞快蹬着自行车,和小信鸽比赛谁先回到家。“每次骑车回家,我都累得两腿打颤,但看到我的鸽子飞回来了,心里就只剩开心。”谢靖说,信鸽是一种特别有灵性的动物,一生只认一个家,而且还能通过鸽棚附近的磁场准确地找到回家的路。

后来,因为工作、经济等原因,谢靖也曾放弃过驯养信鸽,但对信鸽的喜欢却未曾减少过半分。

年,谢靖在自己家平房建了一间鸽舍,专门驯养信鸽,并加入了阿拉善盟信鸽协会。

如今,谢靖的鸽棚中养着四五十羽信鸽。对他而言,养鸽最不易的是坚持,坚持每天2-4次投喂、训飞、打扫鸽舍,并积极向协会资深鸽友学习,给鸽子配药、打预防针。他说,鸽子不会表达,要想养好它们,只能靠一点一滴的摸索。照顾这些信鸽要耗费谢靖不少的精力,他却甘之如饴:“很多人都说我们养鸽子是玩物丧志,却不明白‘不勤劳、没毅力’就当不好养鸽人。”

杨秀虎:训练鸽子要循序渐进

信鸽与普通的家鸽不同,驯养信鸽是为了放翔、竞赛,选育良种、科学饲养、坚持驯放,三者缺一不可。

杨秀虎是阿拉善一家大型鸽舍的工作人员,是本地为数不多专职从事信鸽驯养工作的人之一。“一只鸽子的寿命大约是十五六年左右,而职业生涯只有短短几个赛季。”杨秀虎告诉记者,小鸽子孵出壳后25天就可以独立进食,再过十几天就可以尝试飞翔。此时,小鸽子们大多就要开始熟悉鸽舍周围的环境,以记住自己的“家”,这时鸽主就要选择种血优良的幼鸽,送往专业的公棚进行驯养,以便参加比赛。

6个多月大的小信鸽就可以接受专业性的赛鸽训练了。天气好的时候,杨秀虎就会开车将鸽笼拉到空旷的地方,让信鸽往家里飞。从最初的5公里,扩展到10公里、20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一次次的训练,不仅可以增强信鸽的体力,锻炼翅膀肌肉,同时,还能加强信鸽对鸽舍周围“磁场”的反复记忆,使信鸽找到回家的最短路线。

“训练鸽子也要看天气,像雨天、大雾等天气都不适宜放飞,视线受阻,鸽子的返回率会下降,这样风险也比较大。”杨秀虎告诉记者,训练鸽子也需要循序渐进。

张海龙:最开心莫过于信鸽归巢时

今年35岁的张海龙,是一名资深“鸽友”,驯养信鸽的过程中,最让他高兴的莫过于信鸽归巢的时刻。“我在心里估算着时间,一直等,终于看到它拍着翅膀飞回来的时候,心脏都是咚咚咚的跳个不停……”张海龙说自己虽然驯养信鸽多年,参加了很多比赛,但每次比赛的时候他都莫名地紧张。

信鸽运动是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开展的体育项目,同赛马、斗牛一样属于极少数动物参加的体育赛事。“你看,这只就是我这儿最牛的信鸽,是今年比赛的亚军。”在鸽棚中,张海龙捧着一羽白褐相间的信鸽向记者介绍到,话语中满是自豪,因为在前不久举办的年秋季《盛源堂杯》直线空距公里和公里双关鸽王大奖赛中,他手中的信鸽不仅夺得了双关鸽王亚军的好成绩,他的鸽舍也以优异的综合成绩赢得了团体冠军的荣誉。

但这次比赛也让他损失惨重,“这次比赛,我选出了羽鸽子参赛,但最后却只回来了6羽,其他的都没有归巢……”张海龙告诉记者,信鸽比赛是有很大风险的,信鸽通过感应磁场的强弱来“识途”,但在飞行中时常会碰到意外,城市上空的气球、电线、风筝线、无人机会给信鸽回家带来阻碍;如果遇上乌鸦、鹞子、鹰之类的天敌,更是让信鸽归巢难上加难;此外,天文气象和地质灾害也会对信鸽能否安全回家有影响。

“我有一羽信鸽比赛回来时,整个前胸血肉模糊,累得都站不住了。”看着奄奄一息却坚持归巢的信鸽,张海龙心疼不已,但这也更加让他敬佩信鸽那种执着坚韧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共同期盼:小信鸽能孵化出大产业

信鸽比赛虽然属于小众的、非主流赛事,但其带动衍生的产业却不容小觑。“在临近的银川市、巴彦淖尔市的村镇就有不少信鸽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例子,在全国更是数不胜数。”谢靖告诉记者,每一羽参赛信鸽从饲养到参加比赛,都可能会用到鸽舍、运鸽车、饲料、药品、营养添加剂、鸽笼、栖架、巢盆等一系列产品,如果信鸽产业能形成规模,那么就能带动这些产品在当地的销售,为经营者创收,甚至形成产业链。

“幼鸽送入公棚受训,每年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参加比赛还要缴纳报名费。”杨秀虎告诉记者,一座普通的公棚一次就会驯养1万多只幼鸽,每次大型赛事,都会有数万羽信鸽参赛,这不仅会给公棚经营者、赛事组织者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还能增加当地的税收。我盟信鸽比赛参与人数较少,信鸽产业发展较为落后,当地“鸽友”多是把信鸽送到外地驯养、参赛。“其实阿拉善幅员辽阔、天气四季分明,特别适合驯养信鸽、组织信鸽赛事。但前提条件就是把信鸽产业发展起来。”杨秀虎说到。

每隔一段时间,张海龙就会雇人对自己的鸽棚进行一次“大扫除”,张海龙固定请来打扫鸽棚的是一名智力有缺陷的残障人士,“他打扫的虽然慢一些,但每次都收拾的很干净。”张海龙告诉记者,投喂鸽子、打扫鸽棚的工作不会过于劳累、不讲究技术,更不存在什么危险性,很适合一些具备基本生活技能的残障人士所从事。张海龙希望阿拉善的信鸽产业能形成规模,为困难户、残障人士创造就业岗位。

谢靖、杨秀虎、张海龙的想法也是阿拉善信鸽协会全体会员的心声,他们希望能把自己坚持多年的爱好产业化、规范化;让更多喜爱信鸽、热爱竞技的人,参与到信鸽驯养的行列中来;更盼望着能用自己的力量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虽然,信鸽协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都很有信心把信鸽产业做大做好!”张海龙说,养鸽人大多都具有信鸽那种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处使,总能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蓝图。(徐佳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1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