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鸽 >> 信鸽的繁衍 >> 经验信鸽骨架好是啥子意思
在鸽友交流中,经常听到“这只鸽子骨架好,是一羽快速鸽”的话,这让我们这些养鸽新手小白们丈二摸不着头脑,骨架好是啥子意思?今天,摘录李用才老师的老文章《我的鉴鸽技法——骨骼》,向大家讲解关于信鸽骨骼、骨架方面的鉴鸽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相关方面的认识。在此,感谢李用才老师的无私指导!
(一)对骨骼的要求,速度赛和耐力赛要求是不一样的,通常人们对速度赛所使用鸽的骨骼要求太高。其实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在力量决定一切的赛事中(力量由血统所具有的好品质所产生),正常赛况下,什么体型、骨骼、肌肉、翅膀等的优越条件都微不足道,倒是需要一定耐力的长距离赛,对这些方面的要求才显得很重要,包括骨骼。长距离耐力赛的鸽子,骨骼要求质地坚韧和轻薄。好的鉴鸽家,可以用手“称”出一羽鸽子骨骼的轻重来。这句话听似天方夜谭,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明白其中的玄机。摸惯了优秀赛鸽的手,对不同品质鸽子的感觉是非常敏感的,同样大小的鸽子,在肌肉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却显得有些沉重,那就是因为骨骼(架)过于重了的原故。鸟类为了飞行中减轻体重的需要,全身的骨骼内部差不多都是孔洞形状的,鸽子骨骼孔壁的厚薄不可能完全一样,因“品系”的不同是会有些优劣差别的。孔壁薄而坚韧当然是最佳的,因为过重要多消耗些体力,那会缩短持续飞行的距离。当然,太轻了,高速飞行时变形过大压迫内脏,会因为器官功能受阻,感觉不舒服而减缓飞速。
(二)鸽子的飞行动能来自肌肉,肌肉的发达与否决定飞速的快慢。因此,速度鸽的龙骨形状会呈前“低”后“高”的趋势,这更便于在胸肌上多附着些肌肉;耐力鸽的龙骨形状走势相对则比较平缓,龙骨前部没有那种“顶手”的感觉。我如果要参加纯粹的速度赛,就会选择那种龙骨前端低、有“顶手”感觉的鸽子作为选手鸽,龙骨前端“深”、阻力大的说法在速度赛上不适用。反之,长程赛时,我绝不会使用这种类型的鸽子,因为它们的气力飞不了那么远。既使能飞回来,最快也得第二天(飞不动了,需要找个地方休息一晚上)。(三)鸽子的胴体形状是由骨架结构形状所决定的,能够适应多种赛况的胴体形状是等边三角形;深龙骨(手感为“高龙骨”)的或浅龙骨(手感为“低龙骨”)的胴体,依此分别适应不同类型的特殊赛况。当鸽子的身体素质达到最佳,胸部肌肉非常丰满、充盈成“条”状时,才会感觉出龙骨“凹进”,成为理想的、很不容易达到的“苹果”型。而这种型态,深龙骨的鸽子几乎是达不到的。不过,是“鸽”都有用途,各种类型的骨骼和胴体都有其所短,也各有其所长,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标准。所以,无论面对哪种骨骼和胴体的鸽子,我都一视同仁,不视其为缺点,区别在于使用的赛事或地方不同。
(四)我对耻骨与龙骨间的间距要求不是太严格,由我所担当过的全国十几届优胜鸽品评赛裁判的资历和感受所知,无论是哪个距离上的高位获奖鸽,耻骨与龙骨间距长或短的都有,没有可遵循的规律。由此我对这个并不在意,倒是对其是否“上收”很在意,只要耻骨下吊,也就是耻骨末端越过龙骨形态的延长线,立马淘汰;近交出的鸽子则另说。其实,耻骨与龙骨间距的长短和排列形状是天生的,耻骨的松(开)、紧(合)则是由体质的好坏所决定的。对手感的一些要求固然是从赛绩鸽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但并不绝对,选鸽时,不能因为对某些地方不满意就淘杀掉。一个鸽子能飞得很好,总有它的道理,有个把缺陷其实也无所谓,那叫“缺陷美”!不然的话,会错杀很多不该杀的鸽子。经常摸海尔曼·比弗丹鸽子的人,再摸其它的就感觉不是“鸽子”了;可这并不意味着比弗丹的鸽子就一定能飞赢所有其他人的鸽子?谁也不敢这么说!
《赛鸽竞翔与疾病诊疗彩色图谱》书,元/本,免运费,全彩图精装版,仲学峰(著)!
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直接进入赛鸽商城微店购买!
目前,赛鸽疾病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赛鸽竞翔与疾病诊疗彩色图谱》由中国著名鸽病专家、执业兽医师仲学峰老师历时多年编写完成,图文并茂,系统介绍了赛鸽生理特点、生物学特性、免疫技术、营养学、饲料配方以及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普通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特点、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综合性防治措施。全书具有图像清晰、直观易懂、内容翔实、系统性与科学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可让读者“看图识病,识病能治”,以达到快速掌握各种疾病诊断与防治的目的。最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收录了大量彩色图谱,并专门单列章节介绍混合感染症,一举填补了国内鸽病著作中的资料空白。本书是广大鸽友、公棚技术人员、教练人员的必备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动物医学、畜牧兽医专业、专业教练学院的重要参考书。点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