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每每在影视剧里看到一个女子素手轻抬,放飞鸽子传送书信,先正都很是羡慕,总想着自己也能拥有一只这样神奇的鸽子。然而长大之后想到类似情节,我却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莫大侮辱。草原、密林、雪山甚至是戈壁滩,怎么会到处都有它们的影子,上天入地无所不至?那只是信鸽,又不是外卖小哥。电视剧都是虚构的我能理解,但是就算编故事也得讲道理不是?要我相信一个躲起来疗伤的人可以通过一只信鸽收到情报,还能通过这只鸽子回传信息,那我宁愿承认朝天扔鞋分辨方向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鸽子确实可以传递消息,关于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毕竟无论是二战时期相关实例,还是诸如《开元天宝遗事》等文献记载,都可以佐证。然而众所周知的是,飞鸽传书无非是利用鸽子的归巢习性。也就是说,这种传递书信的方式,是单向性的,而且只能定点传送。比如《笑傲江湖》里面,定静师太被袭击了,想要飞鸽传书报信,需要通过苏州、济南和老河口几个堂口的四只鸽子接力完成这个任务,而不是手一挥,情报就回恒山了。随心所欲不定点传送,你以为信鸽是飞行旗还是传送卷轴,输入一个坐标“嗖”地一下一切搞定?另外,即使送信的人出门之前事先带了老家来的鸽子,就能高枕无忧了吗?也不尽然。因为鸽子的返程途中,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可能路程太远或天气恶劣,鸽子迷路了;可能遇到猛禽一类的天敌,鸽子被吃了;也可能正好碰到了其他鸽群,你的鸽子被拐跑了。关于最后面一点,先正是深有体会。我曾经养过几只鸽子,从小养大的那种,基本上是放养,每天晚上都能归巢。后来我家附近出现了哨鸽,于是,回家的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一只。说白了,信鸽确实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基本上是撞大运,一次放飞三五只鸽子能够把情报传送回去,都算大赚特赚。正因为如此,尽管有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吹嘘信鸽的神奇,但我相信即使翻遍史书,信鸽立功的事,绝对少之又少。古代传递情报的主要手段,还是烽火台和驿站。当然,烽火台是军用的,除了周幽王这个败家子,没人敢用烽火台开玩笑。至于民间通信,依靠的只能是快马驿站,所以杜甫才会有“家书抵万金”一说。·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若侵权还请联系作者删除。·难究天人之际,未通古今之变,欲成一家之言。·每天为您带来史评、书评、影评以及时评杂谈文字。·原创不易,恳请各位多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