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鸽子是排在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每一年,全国出产的6亿只鸽子总会有一半以上走进了广东人的胃里,或红烧,或盐焗,或炖汤,或荷叶蒸……各种做法层出不穷。
但是在肇庆,有一只“三无”鸽子,只需清水一煮,便能让你领略“一鸽胜九鸡”的精髓。所谓“三无”,是指“无抗生素、无激素、无残留”,能够养出如此高品质的鸽子,就不得不提真系好鸽的主理人——潘杰华。
潘杰华在喂鸽子。
7岁,他与鸽子结下一生情缘
熟悉潘杰华的人都知道,他曾是肇庆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教出了一批又一批音乐人才,同时,他也是养鸽高手,培育出的鸽子耐飞、抗病、品系稳定,在各大赛鸽比赛中获奖累累。有朋友笑话他:“老潘育人、育鸽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我养了快50年的鸽子,养赛鸽的时间长些,养肉鸽的时间很短。”面对镜头,潘杰华爽快说道。
时间回到年,7岁的潘杰华从母亲身边离开,跟着哥哥从桂林回到老家贵州,年幼的他难免想家,时常闷闷不乐。年长的堂哥一眼看出了潘杰华的情绪:“走,带你去找些好玩的。”
潘杰华回忆,那时堂哥拿出哨筒一吹,一只只灰白相间的鸽子便飞了过来,在阳光下,鸽子脖子上的深色羽毛反射出七彩的颜色,甚是好看。他一下子就被这些神奇的小家伙迷住,自此便与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无”肉鸽的体质比一般鸽子要强壮健康。
“小时候总想回到妈妈身边,就想着如果能像鸽子一样长出翅膀,就能飞回家了。”潘杰华回忆,“我总在想,鸽子为什么飞得那么远还懂得回家,后来我明白了,回家,是中国人最传统的一种本性。”
不久之后,潘杰华回到桂林,回到了妈妈身边,但鸽子依旧令他念念不忘。每天下课后,潘杰华便去周边养鸽子的人家求鸽子,不过总是吃到闭门羹。
朋友见他这么喜欢鸽子,便送了他一对,潘杰华欣喜若狂,每天悉心照顾,一年后,他就养出了20多只鸽子,看着这些鸽子茁壮成长,潘杰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5年,他养出了“三无”鸽子
几年前,潘杰华放下教鞭,喜迎退休,一头扎入他心爱的鸽子培育事业当中。偶然的一天,他从一位养肉鸽的朋友那了解到,原来肉鸽养殖这个领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为幼鸽底子不好,导致抗生素滥用的情况。
“我们养信鸽,是用比较天然的养殖方式,喂玉米、油菜籽、稻谷,还有鸽子喜欢吃的红土等,除此以外还会用中草药来调理它们的身体,让他们更加健康成长,不会用到抗生素、激素。”潘杰华讲到。
潘杰华开始思考:抗生素往往会残留在鸽子体内,对人体造成不好的影响,能不能用一些体质强壮的信鸽与肉鸽杂交,并用信鸽的养殖方式,培养出无抗生素、无激素、无残留(饲料可能会有农药残留)的“三无”肉鸽?
潘杰华在检查鸽子身体情况。
潘杰华说干就干,他租场地、选鸽苗,脚踏实地地开始肉鸽养殖。
“培育一个品种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前后花了5年多,终于培育出遗传基因稳定的肉鸽。”潘杰华介绍,“在野外,一对鸽子夫妻通常喂养两只小鸽子,但现在有不少肉鸽养殖场为了扩大产量,往往是一对鸽子喂养四五只小鸽子,这样不仅违反了鸽子的天性,而且加大鸽子夫妻的工作量,导致小鸽子的营养下降,所以我们以原生态养殖的方式进行培育,再辅以天然的食物,才能让它们健康成长。”
这只鸽子,清水煮都好吃
众所周知,越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越简单的烹饪方式,潘杰华的肉鸽也一样,清水煮竟然就是最佳的烹调方式。
鸽子冷水下锅,在温度的上升中,鸽肉的香气不断涌出,只需10分钟,便能捞起鸽肉大快朵颐。
一口下去,丰盈的肉汁往往会顺着嘴角流下,用力一吸,一股天然鲜味瞬间占据整个口腔,一点鸽肉的腥味都不存在。
大口吃下鸽肉,肉香、鲜甜继续在味蕾上放大,让人回味无穷。懂行的老饕这时还会细细咀嚼骨头,试过你就知道,这只鸽子的香甜滋味早已深入骨髓。
爱喝汤的老饕,可以继续煮20分钟,如此一来,原本的清水就变成了金黄色的清汤,只需些许盐的点化,就能让你见证何为“一鸽胜九鸡”。
“现在我们的肉鸽品牌叫‘真系好鸽’,取自粤语‘真的般配’的谐音,一来是表明鸽子有很好的品质,二来是表明这只鸽子用来做什么菜式都能展现它极致的风味。”潘杰华笑着说道。
谈及未来的发展,潘杰华表示,肉鸽的培育模式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线上,虽然产量远不及其他的养殖场,但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这个小小的品系能推动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这些鸽子,只需用清水煮便能激发最大鲜味。
品鉴指引
肇庆市杰华家禽养殖有限公司